卢光华:“竹编书画第一家”
发布时间 2011-08-19 浏览 49807 次

新华网杭州11月17日电(记者谢云挺)浙江东阳市一位叫卢光华的民间艺人,有一手独创的绝活:一厘米宽的竹蔑,把它分成24根,每根不足0.04毫米,他可以用这么细的竹丝编织出一幅长4.2米,高1.3米,集书画、山水、人物于一体的《清明上河图》大型竹编艺术作品。日前,这幅珍品在2000年杭州西湖博览会上展出,引起轰动,被誉为“中国竹编艺术一绝”。

今年52岁的卢光华,出生于“竹编之乡”东阳市六石镇。30多年的专业从事竹编工艺的经历,使他对各种竹编技法达到稔熟和纯青的地步。然而,他不满足做有名的蔑匠,他说,搞竹编先是为生活所迫,后来为艺术而求。

1985年,他忽发奇想要把被誉为“天下第一行书”的王羲之的《兰亭序》的笔法神韵,用竹编艺术再现出来。要表现笔法神韵,竹丝一定要细,而且对竹材的要求十分特殊,竹节的长度要在80厘米以上。为了找这样的竹子,卢光华跑遍了南方的竹乡,终于在四川一个山区找到了对景对题的毛竹。回来后,他细细琢磨整幅书法气势韵律,从单个笔划勾勒到其间的游丝牵引进行周密的设计,用

1  2  3 
m.368tea.com
相关主题
茶网大全 | 茶叶论坛 | 茶叶问答
收藏文化 | 香道文化 | 沉香文化
健康问答 | 健康频道 | 茶叶导航
 电脑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