瓷神台的传说
发布时间 2011-08-20 浏览 49853 次

柘城故城是豫东新石器时代至明代文化遗存最多、内容最为丰富的遗址之一。遗址保护面积为220万平方米,是商丘市面积最大的文化遗存。它可以充分反映柘城的历史沿革和城池的变迁过程,对地方史的研究有着极高的价值。

柘城故城的形成,当追溯到明朝嘉靖年间。我县位居黄泛区,昔日黄河水患频繁,长期以来,县城周围土地被一次次黄水尘沙慢慢提高,而县城内地面相对低洼,给洪水以可乘之机。据光绪《柘城县志》载:明嘉靖二十一年,黄河决口,大水直泻柘城,城墙被冲塌,官府民居被淹,故城成了一片湿地,直至今日。旧北门遗址位于柘城县旧北门村东南角的旧北湖内,又称“旧北门大冢”,或“夏御叔墓”。

在旧北门村东南角的湖水中,有一个方圆170米,高出水面3米余的土堌堆,上面绿树成荫,中间建有三间小庙。这土台一色白粘土,土质坚硬,又含有大量的砂礓、贝壳,它就是瓷神台。说起瓷神台,在民间一直流传着一段美妙动人的神话传说。

那是明嘉靖二十一年,黄河泛滥,大雨连天。县城是城外高、城内低,洪水将县城围困,四

1  2 
m.368tea.com
相关主题
茶网大全 | 茶叶论坛 | 茶叶问答
收藏文化 | 香道文化 | 沉香文化
健康问答 | 健康频道 | 茶叶导航
 电脑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