鉴别光绪时期的仿古瓷裂要注意哪几个方面
发布时间 2011-09-10 浏览 50090 次

答:清光绪时期瓷器的器型很多,比同治和咸丰时期的瓷器式样多出数倍。传统器型在光绪时大量烧制,同时又仿清早期器型。其中以仿康熙朝器物最多,但胎质不如康熙朝坚硬细密,釉面欠莹润。民窑器多粗糙不规整。光绪时的青花瓷,普遍使用洋蓝(由外国传入的青花料),这是光绪朝独有的青花料。这种洋蓝料给人的感觉轻浮鲜亮,比较俗气,近几年也有仿制品出现,但仿品的器型极具现代感。

光绪时期一方面特别推崇前朝瓷器,另一方面前朝瓷器经过列强入侵的大肆抢劫,数量极少。因此古瓷在市场上的获利及朝野人士的关注,引发了光绪时期摹古风气的盛行。

这时仿古瓷主要是仿康熙时期的青花、五彩大鱼缸、大盘、瓶、餐具,仿乾隆时期的青花、斗彩和粉彩器。所仿的大件器物均造型笨拙,纹饰粗率,尤其是在“庚子事变”后烧造的最多,甚至成为风行一时的装饰品和陪嫁物。

光绪仿康熙瓷相对来说比较成功,所仿的款识也比较逼真。但如果细看还是能看出端倪,如冰梅上的冰纹只平涂,并不画出冰碴。所仿前朝的花觚、棒槌瓶、大罐等胎

1  2 
m.368tea.com
相关主题
茶网大全 | 茶叶论坛 | 茶叶问答
收藏文化 | 香道文化 | 沉香文化
健康问答 | 健康频道 | 茶叶导航
 电脑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