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鉴赏明代成化弘治正德陶瓷
发布时间 2011-09-13 浏览 50715 次

我们通常把成化、弘治、正德三朝称之为明中期。在经历了前三朝的波动之后,景德镇的瓷业生产到了成化又进入了一个高峰期,特别是成化时期其胎釉的质量均超越了永宣,成为历代之最。弘治时间不长,在瓷业上多继承而少发展,与成化相仿,因而,在瓷器鉴定上有“成弘不分”之说。至正德,无论用料或制作均较前两朝略粗放一些。细分如下: (1)、在制胎方面,成化瓷特别讲究,其胎骨非常坚实又洁白细腻,修胎规整,胎质的精细程度超过永乐、宣德时期,器物的胎壁也比以往的要薄。但民窑器也有修胎较粗,碗类瓷器的足根细圆、足径变小、足根处常见淡的枇杷黄窑红,有的在足部釉内透出淡淡的红色。由于弘治年代较短,在制瓷上基本沿袭前朝,所以在鉴定上有“成弘不分”之说。但有几点可在鉴识中作参考:一、弘治盘必定塌底;二、弘治器底足稍矮,后仿者则底足稍高;三、弘治器底足处白釉发灰或泛青,与成化有区别。至正德时则瓷质见粗,胎质的精细程度不如成弘时期,器物胎壁也较前稍厚重,琢器接痕明显。当然,这只是与成弘时期相比而言,与明

1  2  3  4 
m.368tea.com
相关主题
茶网大全 | 茶叶论坛 | 茶叶问答
收藏文化 | 香道文化 | 沉香文化
健康问答 | 健康频道 | 茶叶导航
 电脑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