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品大热,“门外汉”小心陷阱
发布时间 2011-09-15 浏览 50869 次
着以次充好,假冒伪劣的现象,辨别真假沉香,最重要的一点就是看外形颜色,然后闻味。因此,如果没有一定的专业知识,最好不要盲目跟风。

  珠宝玉器藏品

  投资风险:

  高危渠道:地摊、旧货市场

  低危渠道:正规商场、古玩城、拍卖会等


  如果说玉器是造假最为猖獗的品种丝毫不为过,在潘家园旧货市场,几乎随处可见摆满一地的“和田玉”。只不过,这其中真品少之又少。

  “和其他的品种相比,玉器的造假水平要高很多,一些高仿品甚至能逃过专家的眼睛。”上述业内人士坦言,通常情况下,沁色是判断古玉的一个重要因素,所以仿制者都会在这方面下工夫。作伪沁色的方法也很多,有火烤、涂料上色、化学药剂灼烧等。倘若仿制者把新做的玉放入动物的身体内,让玉充分和动物体内的活血接触,三到五年后再取出,那么一般的收藏者是很难看出来的。

  收藏玉器一定要具备

1  2  3  4  5  6 
m.368tea.com
相关主题
茶网大全 | 茶叶论坛 | 茶叶问答
收藏文化 | 香道文化 | 沉香文化
健康问答 | 健康频道 | 茶叶导航
 电脑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