隋、唐、五代陶瓷
发布时间 2011-09-15 浏览 53159 次
场,其范围已大大超过唐越州了。

胎:唐代初期及早期炭白较粗松,中晚期呈灰、深灰色,部分为淡紫色,细腻坚致逐渐变薄。

釉:早期青黄色居多,中晚期青中泛黄,五代时多为青绿色。中晚唐代时越窑 的釉达到很高水平,滋润光泽,不透明或略透明,如冰似玉,这是我国陶瓷工艺美术自东汉以来长期追求的釉的美学效果。唐代诗人用"千峰翠色","巧剜明月染春水,轻旋薄冰盛绿云"等佳句来赞美它,确是十分恰当的。

纹饰:越窑(包括后面我们要讲到的其他一些唐代瓷窑)在唐代重造型、釉色,不重纹饰,大多数器为素面无纹,少数有纹饰,种类也很少,主要有荷(莲瓣)、双鱼、云鹤、龙纹。花纹装饰手法多为划花,少量的印花及堆、贴、塑等。

主要器形及其演变规律:

碗:唐代早期为盅形,直口深腹,圆饼形足这一类为典型 ,中晚期唐通行撇口碗,口腹向外斜出,壁形足,壁形足的变化是很具时代意义:时代愈早,壁边愈宽,孔愈小,愈晚壁愈窄,孔愈大。到唐末五代,变成宽矮圈足即所谓环形底。碗的口部,在晚唐代五代时,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m.368tea.com
相关主题
茶网大全 | 茶叶论坛 | 茶叶问答
收藏文化 | 香道文化 | 沉香文化
健康问答 | 健康频道 | 茶叶导航
 电脑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