隋、唐、五代陶瓷
发布时间 2011-09-15 浏览 53151 次
更大。考其实物,所谓瓯即盏托的盏,直口,浅腹,圈足,或葵口。盏托为盘形,盘心有一托圈,这个托圈,唐代较矮,五代升高,到宋代升高为托柱,瓯是一种茶碗。

越窑的其他器形有:罐,钵,碟,匙,灯,唾壶,印盒等。

由于越窑规模大,工艺技术先进,它的瓷器的器形,造型有代表性,而且对全国各大小瓷窑产品的器形等都有很大影响。所以,在我们较详细地讲述了越窑几种器形的演变规律后,讲述下面其他窑时,除非是最有特色者,我们就不再讲述器物造型及其演变了。应该说明,当时各窑造型风格及演变虽说大体与越窑 相同或相似,但有个时间性先后 的问题。距中心区愈远,同一造型特征出现的时间愈晚,晚几年十几年都有可能。还有,某些造型特殊性征会在不同时期出现。比如壁底碗,陶瓷学家们都知道它是唐代中期的典型器物,有时以它作为断代依据之一。但北宋早期的定窑白瓷,明清之际的景德镇青花瓷,都有壁底碗,当然,三者其他方面绝不相混,所以也是能区别开来的。这里只是提及而已。

唐五代时越窑有一种被称做"秘色瓷"的瓷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m.368tea.com
相关主题
茶网大全 | 茶叶论坛 | 茶叶问答
收藏文化 | 香道文化 | 沉香文化
健康问答 | 健康频道 | 茶叶导航
 电脑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