隋、唐、五代陶瓷
发布时间 2011-09-15 浏览 53150 次
器,自宋以来不断风诸文献。对何谓秘色瓷,诸家争论不休。自1987年陕西扶风法门寺出土十几年物账上记明为"秘色瓷" 的瓷器后始明白:所谓秘色瓷,是唐,五代越窑精品,釉色青绿成湖绿色,少量青黄,胎质细腻坚致。更有人考证秘色瓷为越窑中上林湖窑所产,"秘"为"碧"之音讹。

2、 瓯窑:

唐代的瓯窑器胎色呈灰白色或浅灰色,胎体较薄。瓯窑的釉,唐代早期仍显淡青黄色,仍然较易剥落。晚唐五代时釉呈青绿或青黄色,且滋润莹泽,胎釉结合紧密,不大剥落了。瓯窑在宋以后就停烧了,当地瓷窑转而生产龙泉窑风格产品,属龙泉窑系。

3、 婺州窑

唐代婺州窑生产发展较快,产品也很有名气,其茶碗被《茶经》列为全国第三。唐代婺州窑瓷器胎呈深灰或紫色,不够坚致。釉青黄带灰或泛紫色,上有奶白色斑点,因其产品质量不太高,大多为中低档民间日用产品。

4、 岳州窑:

前已叙述,实为南北朝时湖南湘阴窑。唐代岳州窑范围比湘阴窑大。其瓷器胎多为灰白色,较薄。釉色以青绿居多,青黄者少。釉层较薄,玻璃质强,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m.368tea.com
相关主题
茶网大全 | 茶叶论坛 | 茶叶问答
收藏文化 | 香道文化 | 沉香文化
健康问答 | 健康频道 | 茶叶导航
 电脑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