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一主题:古代陶瓷碗类
下一主题:三国两晋明南北朝陶瓷
6、 寿州窑:
窑址分布于安徽省淮南市中区与凤阳县交界的上窑镇一带,窑河,高塘湖沿岸。从南朝中晚期开始烧造瓷器,用唐代规模扩大,并形成以烧黄釉瓷为特色的一在名窑 。寿州窑唐代瓷器胎体厚重,粗糙坚硬,呈黄白或黄红色。以氧化焰烧成黄釉,呈深浅不同的黄色,釉不太滋润,少量精器瓷黄釉比较光亮莹润。
另外,唐代生产黄釉瓷的还有下面一些窑场:安徽萧县白土窑,河南郏县窑,陕西铜川玉华宫窑、山西浑源窑,河北曲阳窑等,均各有一些地方特色。
7、 邛窑:
唐代邛窑的窑址在四川省邛崃县境,已发现固驿,什方堂,瓦窑山,尖山子等多处,说明邛窑瓷的胎以灰白色为多,还有灰黄,黄红。灰红等到色。釉色以青绿居多,另有黄,黑等色,邛窑的纹饰以用褐,绿及兰色点彩组成纹饰图案,较多使用釉下彩为特色。器形中,以丰富的小瓷俑最为生动形象,以创造了陶瓷省油灯而闻名全国。
唐代比较知名的青瓷窑场远不止这些。我国制瓷业经过三国两晋南北朝的大发展,到唐代形成中国陶瓷史上第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