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釉盏斑花餐具的出奇之处
发布时间 2011-09-20 浏览 49934 次
型,干后蘸黑釉,再用含铁量较少的掺灰的玻璃釉汁洒在黑色釉面上。入窑后,当温度达1300℃以上时,富含铁质的部分开始熔融垂流,在黑釉面上现出斑驳陆离、奇幻莫测的铁锈色(酱色)斑纹,酱、黑两色交错,无人工刻划或模印痕迹,而是通过窑炉烧成的釉层变化的结果。宋代黑釉铁锈花碗和油滴盏一样,为盛茶汤用。一碗在手,黑釉铁锈花与白色茶沫形成强烈色彩反差,赏心悦目,令人浮想联翩。碗为束口,口沿内壁有一道环绕的圆圈和凸圈,茶汤正好处于凸圈之下,不易外溅湿手。在高倍放大镜下,碗内、外壁有密集的棕眼,造型淳朴古拙,和铁锈斑相映成趣。难怪宋人对河北定窑、福建建窑和江西吉州窑生产的黑釉盏评价极高,日本茶道界亦十分推崇,把黑釉盏上的窑变、玳瑁斑及铁锈花统称为“天目釉”。

黑釉盏之所以举世闻名,正与北宋中、晚期至南宋初期朝野盛行斗茶之风有关。斗茶输赢的标准为:一斗茶色,所谓“黄白受水昏重,青白受水详明……以青白胜黄白”。二看水痕,“茶沫与沸水搅拌溶解,在碗壁周围会形成一圈水痕,斗茶时以水痕先出现者

1  2  3 
m.368tea.com
相关主题
茶网大全 | 茶叶论坛 | 茶叶问答
收藏文化 | 香道文化 | 沉香文化
健康问答 | 健康频道 | 茶叶导航
 电脑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