斗彩的发展与鉴定
发布时间 2011-09-24 浏览 49494 次
,本朝流行的图案为鱼藻莲池、折枝菊、八卦图等,种类不多。色彩也较成化朝明显减少,成化朝使用的姹紫在以后各朝的斗彩器上均不见。万历斗彩更无创新之举,传世多为仿成化的制品,纹样也仿成化,但由于胎釉淘洗精细度不同以及器物制作、烧成上的细微变化,都不可避免地留有本朝特征。如婴戏图小杯,初看与真品无异,但仔细分辨不难发现:其口较真品微撇,整体造型不如真品秀美,色彩也不如真品柔丽。


明嘉靖"斗彩八卦纹炉

鉴赏:此收藏品高9.8厘米,口径12.1厘米;胎质洁白,釉汁莹润光亮。造型仿名贵的宣德铜炉式样,扁圆腹,大口微向内敛,半圆环形立耳,三乳足。腹上部绘青花八卦图案,下饰八朵紫红色斗彩折枝花卉。耳外侧、口沿下和腹中部及足下均绘双线青花天红彩弧纹。底青花双圈内书“大明嘉靖年制”楷书款。彩色艳丽,具有明显的时代特征。

1  2 
m.368tea.com
相关主题
茶网大全 | 茶叶论坛 | 茶叶问答
收藏文化 | 香道文化 | 沉香文化
健康问答 | 健康频道 | 茶叶导航
 电脑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