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一主题:中国早期陶器的发现,
下一主题:书画作品价格计算方法
明初景德镇窑“空白点”瓷
本世纪三十年代以来,世界古瓷学界,关于中国古瓷研究的主流,有两种趋势:(1)西方国家对景德镇窑元,明初(特别是永乐、宣德)釉里红、青花官窑瓷的研究;(2)东邻日本对元、明景德镇窑(官窑、民窑)青花及初步对明代早期后阶段“空白点“瓷的探索。”空白点“系指宣德以后成化以前这一历史阶段,即正统、景泰、天顺三个王朝(公元1436~1464年29年间)。
几百年公认的“空白点”瓷器,既不见官窑落款,又不见民窑款式。这就无怪乎人们对它生疏了!
建国后,田野考古工作中,15世纪30年代至六十年代(1436~1464年)的明代墓葬,不是没有接触到,只是出土的陪葬瓷器素面无纹。1953年发掘的江苏省江宁县西善桥死于景泰七年的明司礼太监金英墓,只有一件白釉带盖瓷瓶;1974年发掘的江苏省溧水县乌山正统年明附马都尉宁瑛、咸宁公主(永乐帝女)夫妇合葬墓出土的随葬瓷器也仅有白釉瓷碗一对。要依靠白釉瓷找到分期与断代的因素是不容易的。
早在40年前,日本古瓷界已开始向“空白点”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