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今陶瓷装饰图腾崇拜:鱼纹的发展
发布时间 2011-10-06 浏览 50704 次
为题材的装饰纹样仍然非常普遍,鲭、鲤、鳜、鲶等都是常见的表现对象。从事陶瓷装饰艺术的匠师们对来自生活的题材,根据陶瓷装饰的需要,抓住各种类型鱼的特征,进行概括,夸张和变化。以飞舞流利的刀法,疏密有致的线条,潇洒流畅的运笔,优美动人的色彩,敏捷熟练的技巧,使鱼的形象以感人的艺术魅力跃然瓷上,创造了许多尽善尽美的鱼纹装饰图案。人们在劳动过程中,对鱼的习性和生活规律有较为深切的认识,整个装饰纹样的构思过程,就是对事物认识不断提高的思维过程,并转化为可视的艺术形象。他们热爱生活,热爱大自然, 以造化为师,对鱼的形象进行综合、分析、取舍、集中、概括和艺术加工,使其更具有典型性,更符合人们的美好愿望。有的还通过寓意手法,创造了许多人们喜闻乐见的祥瑞图案纹样,如“鲤鱼跳龙门”、 “连年有余(鱼)”、 “富贵(鳜)有余”等。

大约在唐代,鱼纹开始较多的出现于陶瓷器上,并被付予吉祥意义。鱼谐余,象征宝贵有余,年年(连年)有余,表达生产落后社会里人们希望生活富裕宽绰,有余有剩。

唐代

1  2  3  4  5 
m.368tea.com
相关主题
茶网大全 | 茶叶论坛 | 茶叶问答
收藏文化 | 香道文化 | 沉香文化
健康问答 | 健康频道 | 茶叶导航
 电脑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