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一主题:八方烛台
下一主题:为什么郎窑红会变成绿
褐彩壶
以铁为主要呈色剂的彩料,施于釉中或釉下,有的任其自然流淌变化,烧成后呈现褐色花纹,始见于西晋早期,普遍使用于东晋到南朝早期。唐代四川邛窑器大多在上釉以后用铁色料绘画。然后入窑一次烧成,谓之釉中褐彩。湖南长沙窑则用含铁色料在瓷胎上绘画。然后上釉烧成,花纹亦呈褐色,称为釉下褐彩。宋磁州窑系的褐彩多以这种方法烧制,纹饰精细。元代景德镇白釉瓷器用褐色彩斑作装饰,后施青白釉的由于氧化铁结晶斑过于浓重,致使釉面出现不均匀的现象。元代龙泉窑青瓷亦有用褐色彩斑作装饰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