瓷器装饰纹饰之垂幛纹
发布时间 2011-10-16 浏览 49769 次

新石器时代彩瓷器常见纹饰之一。以连续下垂的圆弧线条画成形似垂悬的幕幛,又称“垂帐纹”。是马家窑文化独特的装饰纹饰,多见于半山类型和马厂类型彩陶。


瓷器装饰纹饰之垂幛纹

半山时期出现的纹样,使用率较高,由多层向下弯垂的连续弧形带纹组成。早期为单线垂弧,是由马家窑类型的水波纹发展而来,为辅助纹饰,一般装饰在壶、罐类器物的腹部,主体图案的下沿一周。半山中期,垂幛纹绘制最为精细,多以红、黑复彩构成多层垂幛,每层一般由两三条黑色垂幛带加一条红色垂幛带组成,并在黑色垂幛带纹的上缘绘黑色向上的锯齿纹,构成繁复绚丽的花纹带。半山中、晚期出现垂幛锯齿纹,垂幛跨度较大,一件器物上一般只绘两组连续的垂幛纹,先用两三条红色带绘垂幛,在空白处填月牙形黑色垂幛带,并在黑色带的上、下缘加锯齿纹。这种构图多装饰在单耳壶或高低耳壶上。马厂时期的垂幛纹是半山类型的延续,但不如半山的精细,

1  2 
m.368tea.com
相关主题
茶网大全 | 茶叶论坛 | 茶叶问答
收藏文化 | 香道文化 | 沉香文化
健康问答 | 健康频道 | 茶叶导航
 电脑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