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一主题:字画装裱技术
下一主题:怎样欣赏书法
从上述资料中可见,卵白釉瓷至少在1305年前,即十四世纪初已经烧造,并且终元一代,盛烧不衰。
关于卵白釉瓷年代的下限,现今有关论述文章中均断在元代。那么,入明以后是否就停止烧造了呢?
笔者认为,至少在明代前期,卵白釉瓷还在继续烧造。
据明万历二十五年刻本《格古要论古饶器》条谓:
“御土窑者,体薄而润最好。有素折腰样毛口者,体虽厚色白且润尤佳,其价低于定。元朝烧小足印花者,内有枢府字者高。新烧者足大,素着欠润,有青花及五色花者,且俗甚矣。”
《格古要论》为元末明初人曹昭所著,成书于明洪武二十一年(1388年),但至今,尚未发现有明初刻本。我们现在所能看到的较早的版本,有明万历二十五年(1595年)刻的夷门广牍本,广牍本分为上,中,下三卷,目前有曹昭自序。明季刻书之通病,校刻不精,伪误较多,广牍本亦有此疵瑕,但仍不失为目前所能看到的较接近曹昭原著的版本。
《格古要论古饶器》条中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