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一主题:汝瓷鉴定的方法
下一主题:如何鉴别精细陶瓷与传
鉴定民国瓷器的真伪要从瓷器的款识说起:民国瓷器款识丰富,堂名款、铺名款、人名款、吉语款、纪年款和仿写款各具特色。堂名款有徐世昌用的“静远堂制”四字青花篆书款,郭世五用的“解斋”红彩篆书或楷书款及“颐寿堂”都是著称一时的堂名款。铺名款有“江西瓷业公司”、“竹里瓷社”、“刘荣盛号”等,大多在器物底部。纪年款有“洪宪年制”、“康德四年”等。因当时盛行仿乾隆时期的作品,故以“乾隆年制”最为多见。吉语款有仿康熙的“洪福齐天”,仿雍正的“千秋如意”等。人名款较为著名的有郭世五“陶务监督郭葆昌制”及“汪平野亭”、“许人出品”等。 此外,民国瓷器真伪还取决于以下几点: 1.胎质。早期的民国瓷器有精粗之分,粗者胎釉结合部多泛黄,晚清瓷器大多没有这种特征,也比青瓷要显得紧密一些。仿品胎质不仅坚密,而且生硬,分量或轻或重。对经常接触民国瓷的人来说,上手一掂,真伪分晓。 2.釉面。民国粉彩瓷画大致有两种不同的特征,一种略微泛黄,表面光泽柔和,给人以松软的感觉,缩釉、串烟,但透过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