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翅目吸汁型害虫
发布时间 2011-11-15 浏览 51831 次
茶树叶片背面刺吸汁液为害,受害茶树叶面呈现许多灰白色细小斑点,一片苍白,叶背有许多黑色排泄物污染,致使树势衰弱,芽叶瘦小,萌发迟缓,甚至引起落叶,影响茶叶产量和品质。

形态特征:成虫体长3~4毫米,扁阔透明多网纹,灰褐至暗褐色。头小,前胸宽阔、片状半透明。翅膜质,长阔而透明,连同胸背均满布褐色网纹。翅面近中部前后有2条横斜的暗色斑纹。卵椭圆略弯曲,乳白有光泽,产于叶背主脉两侧叶组织内。若虫初孵长约0.2毫米,乳白色,半透明。以后体色渐变暗绿,黑褐色。翅芽显露,头部及腹侧多笋状突起。

发生规律:西南茶区一年发生2代,以卵在茶树中下部叶背组织内越冬。在四川,第1代若虫和成虫分别于5月上旬及中下旬盛发;第2代分别于9月中旬及下旬盛发。贵州两代发生均较四川早。各代成、若虫盛发期大体间隔10天左右。均以第1代发生较整齐,虫口较多,5~6月间为害较重。若虫孵化后,先聚集整齐排列在中、下部叶背侧脉附近刺吸为害,以后则渐向中、上部扩散。

防治方法:(1)摘除虫卵叶。冬季至早春结合菜园

1  2  3  4  5  6  7 
m.368tea.com
相关主题
茶网大全 | 茶叶论坛 | 茶叶问答
收藏文化 | 香道文化 | 沉香文化
健康问答 | 健康频道 | 茶叶导航
 电脑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