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清官窑瓷器上的萱草
发布时间 2011-11-16 浏览 51520 次
年生活贫困,屡试不第时曾周游湖北、湖南、广西等地。常年在外使他对游子的感受极为深刻,所作《游子吟》流传至今,诗中写到:“慈母手中线,游子身上衣。临行密密缝,意恐迟迟归。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其中的“寸草”即是游子临行前为母亲种植的萱草,期待日后开花慰藉母心。他的另一首《游子诗》同样脍炙人口:“萱草生堂阶,游子行天涯。慈母倚堂门,不见萱草花。”,两首都提及了慈母、游子与萱草三者的相互关系。

  把萱草比作母亲花的诗词还有王冕的《偶书》:“今朝风日好,堂前萱草花。持杯为母寿,所喜无喧哗”,相关实例较多,此处不一一列举。

  2.“宜男草”说

  据传古代民间有妇女怀孕时在胸前佩戴萱草花就会生男孩之说,因此萱草又有“宜男草”之称。三国时期魏国诗人曹植曾写到:“草号宜男,既烨且贞。其贞伊何?惟乾之嘉。其烨伊何? 绿叶丹华。光彩晃曜,配彼朝日。君子耽乐,好合琴瑟。”《吴谱》一书成书于三国时期,其中也有:“小院闲阶玉砌,墙隈半簇兰芽。 一庭萱草石榴,多子宜男爱插

1  2  3  4  5  6  7 
m.368tea.com
相关主题
茶网大全 | 茶叶论坛 | 茶叶问答
收藏文化 | 香道文化 | 沉香文化
健康问答 | 健康频道 | 茶叶导航
 电脑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