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一主题:唐代瓷器概况
下一主题:隋代青瓷窑口及胎釉特
隋代白瓷是从青瓷转化而来的,最早的白瓷是由北朝的制瓷工匠创烧的,但这时的白瓷釉不是真正的白色的,而是透明的玻璃釉罩在白胎上。器物胎质较白,釉面光润,已基本上看不到如南北朝白瓷中泛青或闪黄的痕迹。隋代制瓷技术的重要成就之一就是成功的在瓷胎上采用白色化妆土。上釉之前,精选含铁成分较少的白瓷土细密的挂在坯上,可以避免瓷器烧成后胎体表面粗糙、坯面出现孔隙及胎体颜色不好等弊病,增强釉色透明莹润的质感,特别是对白瓷釉色透明度的提高和呈色稳定,起着重要作用。 随白瓷双系鸡首壶:壶作盘口,细颈,颈部饰凸弦纹两周。肩部丰满,自肩以下至腹壁逐渐内收,至底部又外侈,平底。肩部向前伸出一鸡首,高冠圆目,张口作啼鸣状,颈上有印痕以饰羽毛,肩的后部向上伸出一把手,把端作螭首,张口衔壶之盘口,把为两条形合成。肩的左右各有一系,作双瓣重合形,下作一圆饼饰。肩与颈相交处有凸弦纹一周,腹部饰凹弦纹两周。胎灰,施白色化妆土,透明油。近底部及底无釉,该陶瓷器身有细小冰裂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