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代皇家建筑苏式彩画的特点
发布时间 2012-03-04 浏览 52462 次
,初制唯以五彩变幻运用自然,除金琢墨苏画一种线路花纹饰金,其余类以淡雅朴素见长。不若后来名目之繁,大量使用金饰。清早期苏式彩画在“金箔”的使用上是十分有限的,用金量只占画面的很小部分。到了清中期,金箔的使用大大增加了,由原来的大线、卡子局部纹饰饰金演变成较大面积饰金,如宁寿宫花园的云光楼彩画,枋心里纹饰是窝金地青绿山水,倒挂楣子的牙子是混金的。碧螺亭海墁式苏画的檐垫板是浑金底色上饰以黑花蕊的白色梅花。金色是诸颜色中最易于表现华贵、庄重的颜色。在清中期苏式彩画较大面积的使用金箔,是与当时康、乾盛世的政治经济相关的,象征统治阶级的皇权。清晚期,由于两次鸦片战争,清王朝逐渐走向衰败,苏式彩画的用金量减少,只在局部殿座用金。例如西六宫的长春宫四角游廊彩画,枋心为窝金地花卉。

  ◆ 官式苏画题材广泛

  官式苏画在题材的选择上是为皇家服务的,体现皇帝的尊严、皇权的威严,出现了一些以夔龙、夔凤为主题的图案,配以博古、写生画、人物画、花鸟画等活泼的纹饰。从宁寿宫花园整

1  2  3  4  5  6  7 
m.368tea.com
相关主题
茶网大全 | 茶叶论坛 | 茶叶问答
收藏文化 | 香道文化 | 沉香文化
健康问答 | 健康频道 | 茶叶导航
 电脑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