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一主题:中国工程院院士陈宗懋
下一主题:日本茶道的宗师
「聪明难,胡涂难,由聪明而转入胡涂更难。放一着,退一步,当下心安,非图后来福报也。」这是「难得胡涂」郑板桥的人生哲学,这段话充分传达出郑板桥落拓不羁的豁达性格,也是民间流传最广,最为人熟知的一段话。郑板桥将其丰富的人生阅历,在他的诗书画中做一完整的呈现。
维持家计 扬州卖画
郑板桥生于康熙三十二年(公元1693年)年,字克柔,自号板桥道人,江苏兴化人,是清代著名书画家、文学家。他自幼颖悟,资质过人,父亲郑之本是位安贫乐道的私塾老师,郑板桥自小接受父亲启蒙。康熙五十年(公元1711年)十九岁的郑板桥参加县学考试,考中了秀才。然而「秀才」只是读书人最起码的头衔,在地方上虽风光,但对实质的生活并没有什么帮助。
二十三岁的郑板桥在父亲的安排下,娶了同乡的徐氏为妻,次年女儿出世,使原本贫困的生活,更加拮据,为维持家计,于是到扬州卖字画。扬州风景怡人,歌舞升平,是当时最繁华的都市,常有富商巨贾出入其间,是个卖字画的好地方。郑板桥的书画,如清张维屏在《松轩随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