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一主题:“我国的茶叶质量标准
下一主题:借助电子商务 川茶造
前日一大早,北仑戚家山街道林唐村茶农潘亚国就招呼采茶女工上山采摘了。连日来,随着天气好转,气温节节攀升,他的金鸡山茶场也进入了采摘、加工忙季。望着绿油油的茶园,老潘也有不少烦恼。
“卖出去才是硬道理。”潘亚国眉头紧皱,“到现在春茶还没有找到好销路,发愁啊。”2001年,老潘承包了山上近百亩的茶树,开发了金鸡山茶叶基地。他不断摸索新的种植经验,开发新的茶叶品种,茶叶品种从原先的单一化发展到如今的多样化,注册了“金鸡叶茗”商标。
种茶是个技术活,治虫、下肥、采摘,样样不可小视。为此,他经常跑到一些老茶农的茶场里跟班学艺,向北仑区农技总站的专家请教病虫害防治,还到杭州等地学习如何鉴别茶叶。
掌握了种植和制茶技术,老潘扩大了茶园规模,花了7万多元引进了一整套制茶设备,开始独立制茶。2008年,尝到甜头的他投入10多万元,对茶园、厂房、机器进行了标准化改造,并顺利通过QS认证。别人认为不可能的事情他办到了。
今年,春茶生长受天气影响,开摘较往年推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