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一主题:瓷盘的艺术光彩
下一主题:陶瓷收藏拙见一二
紫檀,又名“紫枬”,亦称“青龙木”,属豆科常绿乔木,深棕红色。由于生长期长达百年以上,因而质地坚硬致密,在各种硬木材质中比重最重,达每立方尺52公斤,有入水而沉,不变形,不腐朽等特性。因此,历代都将它视为首选木材。早在公元三世纪(东汉晚期)崔豹即在其所著《古今注》一书中提及紫檀。到了明代,历朝统治者更加重视对紫檀的采伐,郑和七下西洋的一个重要目的即是为此。因此,紫檀在有明一代,被悉数采伐殆尽。至清朝康熙时,采取海禁政策,严禁海外贸易,因此清宫所用紫檀均为明代宫藏旧料,故使用时极其节省。“雍正三年九月二十六日,朗中赵之为请用紫檀木事过怡亲王,奉王谕:‘应用多少向户部行取,尔等节省着用,不可过费,遵此。’”其后“又启怡亲王,造办处收贮紫檀木俱已用完,现今上交所做活计等并无应用材料,欲将圆明园工程处档子房收贮外省解来入宫紫檀木行取十数根备用等语。奉王谕:‘准行取,遵此。’”由以上二条史料可知,紫檀木在清朝时,是须向亲王请示后方可使用,其珍稀程度,可见一斑。对紫檀的珍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