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书画:山水审美溯源
发布时间 2012-06-06 浏览 49678 次
笔者以为中国山水画产生的主要原因当与整个华夏民族的山水审美文化的发展思想相关。从这个意义上讲,山水画当与山水诗接踵而起的。

中国山水审美的崛起,当不晚于春秋之时。如孔子的“知者乐水,仁者乐山”(《论语雍也》);孟子的“登泰山而小天下”(《尽心章句上》);庄子的“退居而闲游江海”(《庄子天道》)等等,都萌生出对于自然山水的朴素而自然的情感。但到了风流倜傥的魏晋南北朝,中国山水审美出现了真正意义上的转变,它标志着人们对于山水自然景观的态度,已经从某种社会性的功利走向较为单纯的审美欣赏。东汉末年,豪强混战、内乱不已,尤其北方社会更是动荡不安,这导致北方的人们向长江流域迁徙,客观上给江南的经济发展带来了新的刺激与推动。加上魏晋南北朝时期,士族享有社会特权,所以使得他们能够在较为优裕的生活环境中投身醉人的江南山水景观。他们不仅尽情地在山水之间享受美感,而且用自己所熟悉的艺术语言记载或表达这种美感。于是山水诗顺应而生,山水画也因此随之出现。在当时的绘画作品中,从现存的基本画

1  2  3 
m.368tea.com
相关主题
茶网大全 | 茶叶论坛 | 茶叶问答
收藏文化 | 香道文化 | 沉香文化
健康问答 | 健康频道 | 茶叶导航
 电脑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