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书画:山水审美溯源
发布时间 2012-06-06 浏览 49679 次
来看,如《洛神赋图》、《女史箴图》等,其所描摹的山水不仅粗糙,而且主要作为人与物的背景,自然还谈不上具备成为独立审美意义上的山水画种的条件。及至隋唐,尤其是宋元,中国山水画开始独树其帜,与人物画分庭抗礼,并日渐兴盛。在中国绘画史论中有“山水之变,始于吴(道子),成于二李(思训、昭道父子)”(张彦远《历代名画记》)之说。他们以自己的山水画以及相应变革的绘画技法,以“始创山水之体,自为一家”的贡献影响着中国山水画的进程。唐代与五代的一批著名的山水画与画家的出现,标志着山水景色已经作为独立的审美对象而被抒写,并且达到了成熟的水平。郭若虚《图画见闻录》中载宋人话语云:“若论佛道人物,仕女牛马,则近不及古,若论山水林石,则古不及近。”至此之后,中国的山水画一直成为中国绘画的最富有成果的创作主流之一。

1  2  3 
m.368tea.com
相关主题
茶网大全 | 茶叶论坛 | 茶叶问答
收藏文化 | 香道文化 | 沉香文化
健康问答 | 健康频道 | 茶叶导航
 电脑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