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一主题:中医基础:太极与阴阳
下一主题:中医理论的运用
《易》这个系统在讨论两仪四象以后,就跳到八卦这个层面,当然,八卦也有三阴三阳,但是,阐述的角度显然与医有很大的差别。所以,医系统的三阴三阳应该说是很独特的。
我们看《素问》,在《素问》的前几篇里,只讲二阴二阳,特别是《四气调神大论》,它只提少阳少阴,太阳太阴,直到第六篇《阴阳离合论》才明确提出三阴三阳。厥阴、阳明的引入是中医阴阳论的一大特点。就是在二阴二阳的基础上增加一个厥阴,一个阳明。阴阳这个概念在传统文化的各个领域都能找到,可以说各行各业都在用它,但是,像厥阴、阳明这样一对概念,则几乎只限于医家之用。可见这两个概念对中医的关系很大。
阳明、厥阴的重要性。
什么叫阳明?什么叫厥阴呢?《素问》里面有专门的定义:两阳相合为阳明,两阴交尽为厥阴。而其他的二阴二阳,《素问》里没有专门的定义。这就说明了厥阴阳明的引入,对于中医理论的构建具有非常特殊的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