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一主题:千姿百态话“瓷枕”
下一主题:古朴的烫酒瓷壶
从汉字书法的发展上看,魏晋是完成书体演变的承上启下的重要历史阶段。是篆隶真行草诸体咸备俱臻完善的一代。汉隶定型化了迄今为止的方块汉字的基本形态。隶书产生、发展、成熟的过程就孕育着真书(楷书),而行草书几乎是在隶书产生的同时就已经萌芽了。真书、行书、草书的定型是在魏晋二百年间。它们的定型,美化无疑是汉字书法史上的又一巨大变革。这一书法史上了不起的时代,造就了两个承前启后,巍然绰立的大书法革新家-钟繇,王羲之。他们揭开了中国书法发展史的新的一页。树立了真书、行书、草书美的典范,此后历朝历代,乃至东邻日本,学书者莫不宗法"钟王"。盛称"二王"(王羲之及其子王献之),甚至尊王羲之为"书圣"。又有王洵(羲之侄)善行书,有《伯远帖》传世。
★著名代表书家及作品介绍
1、钟繇(151-230);字元常,三国魏颍川(今河南许昌)人。因为做过太傅,世称"钟太傅"。他的书法,以曹喜、蔡邕、刘德升为师,博采众长,兼善各体,尤精小楷。结构朴实严谨,笔势自然,开创了由隶书到楷书的新貌。和晋代王羲之并称"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