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一主题:鼠的文化象征意义
下一主题:关于12生肖虎的谚语
古人以竹蒲作画,以牛拉车载书,所以有“汗牛充栋”的故事。柳宗元文:“其为书,处则充栋宇,出则出汗牛马。”后人遂把书籍多称为“汗牛充栋”,可见牛很早就沾染上了书香。
牛有四个囊,食下物后能反刍,食量很大,民人讥笑人食量大者为“牛肚”,称人善饮的为“牛饮”,脾气大的称为“牛脾气”。称制止发脾气或遏止说谎者为“扯牛鼻”。骂人不爱惜物品为“牛神”。讥人粗野不洁为“牛样”。称人行动迟缓如牛为“牛步迟迟”。买妻求草者被讽为“夯牛头”,即戴假而具以遮羞之意。
称夸耀不实者为“吹牛”或“吹牛皮”。
今称企图非份,信口开河,投机取巧的不法分子为“黄牛”。
凡事两情不符者为“风马牛不相及”或“牛头不对马嘴”。
事不关痛痒谓“蚊子叮牛角”,即一点知觉都没有之意。
好绕道旁门营私为“钻牛角尖”。
“泥牛入海”指代一去无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