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一主题:和田玉收藏与投资技巧
下一主题:古代陶瓷尊类
“开光——是瓷器装饰的一种形式,是从古代建筑的窗户艺术移植而来。即在器物的显著部位,钩出圆形、方形、长方形、扇形、菱形、星状形、花瓣形等的栏框,再在其中图写字,突出主题纹饰,好似屋内开窗见光,故名开光。最早的开光瓷见于宋代的磁州窑和吉州窑,这是当时两处著名的窑场,规模宏大,生产数量很大。两窑的能工巧匠,已能在瓷胎上熟练地绘图写字,对瓷器进行美化装饰,开光艺术也就在此时产生了。以后各代、开光瓷器渐多,至民国时期,达到开光瓷的顶峰时期。此时许多精美之瓷,都用开光艺术,成为一代时尚。
民国开光瓷,一般先烧成白釉素瓷,再在这些成型器物的表面,贴上数个(一般成对,也有单数的)剪成各种窗式的湿纸,常见的为圆形、扇形、长方形、菱形、花瓣形等几何形状。然后再施某种颜色釉,如金釉、黄釉、珊瑚红釉、绿釉、紫釉、蓝釉等。再揭去温纸,在无色釉的空白处,用五彩或单彩颜料绘图写字,径干燥后,二次入窑烧成。因此工艺较为复杂成品率较低,工本较高。烧成之后,色釉装饰和开光内五彩装饰互相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