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一主题:古代陶瓷尊类
下一主题:陶瓷工艺基本知识
在中国文字演变的历史长河中,隶书作为一种特殊的艺术形体,有着它自身产生、发展、形成、定型、成熟的历史脉络。
关于隶书的起源,当带书学史的研究者已经溯源到春秋末年的山西侯马盟书和河南温县盟书,并明确指出:“东周盟书宜为隶变之滥觞”。(见常耀华《开隶变端绪的东周盟书》,载《中日书法史论研讨会论文集》,文物出版社1994年版。) 这比同书所载日本学者新井光风先生在《关于包山楚简书法的考察》一文中所认为的隶书的萌芽还要早一百多年。
随着地下考古材料的不断出土,特别是湖北睡虎地秦简的发现,使人们对隶书的形成时间也有了比较清楚的认识,裘锡圭先生就指出:“隶书在战国时代就已基本形成了。”(见《文字学概要》,商务印书馆1988年版。)
中国社会急遽变化的秦汉之际,也止是中国文字隶变过程中最重要的一个时期,我们从湖南出土的秦汉简帛中就可大致地看到当时隶书的各种风貌。
以秦简为例,2002年在湖南湘西龙山里耶出十的三万余枚秦代简牍中,就有从秦始皇二十五年到秦二世二年的明确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