色的大裂痕以外,有许多短小的裂纹错综地贯串其间。这固然也可以像前面所讲的那样说是在出窑后立即浸入颜色的,然而实际上恐怕并非故意去着色的。其道理就在于:那种郊坛窑青瓷的水一般的颜色,是铁在变成磷酸亚铁时现出的釉色,因此认为釉中含有磷酸亚铁,磷酸亚铁如果接触到空气就会氧化变成褐色。蒙在釉下面的部分,由于磷酸亚铁未直接同由裂缝进来的空气接触、氧化而呈黑褐色。小的裂纹因为空气进来的不象那样多,所以颜色也不深。尤其是郊坛窑大多挂有三、四层釉,其中小的裂纹只在下层比较发达,很少有出现在表面的。于是由于这些龟裂集聚的结果,便有颜色的浓、淡和大、小复杂地交织,使人看来觉得异常美观。假使在这种郊坛窑钵的大裂痕上面画一直角线,就会发现有向左上方运行的斜线,这是拉坯的线已经在前面有所解释。但由此也可以明了哥窑和郊坛窑的辘轳是倒转的。同样地我们再比较一下附图中的修内司窑的鹤颈瓶和日本仿官窑的青瓷花瓶,更会清楚地看出前者所用的辘轳是倒转,而后者却是顺转(参见图8)。
虽说是因釉和坯体的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