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陶瓷的特征
发布时间 2012-09-24 浏览 58045 次
系数不同而产生裂釉、剥釉的力量,但是釉本身之间乃至釉与坯体间可能并未分裂,而且有着还原的性质。这在物理学上叫作“弹性”。因这种弹性的强度而使龟裂、卷釉等的现出方式乃至大小等有很大的差别。

假如将炽热的陶瓷器骤加冷却,釉的弹性就会变小,从而发生许多龟裂。若慢慢使它冷却就会由于弹性增强而使龟裂变小并且减少。像郊坛窑等龟裂特别美丽的器物,或者是陶瓷工匠们故意把冷空气过早地放进窑中,而有意识地作成的裂纹也未可知。另外,釉和玻璃如果经过较长的岁月,它的弹性自然会变小,因而很容易发生裂纹。同时由于夏热冬寒也会有一些肉眼所不能见到的伸缩变化。如此重重叠叠好多次,终于连最初没有龟裂和卷釉现象的器物,到后来也会变成有龟裂和卷釉的了。至于后来发生的小裂纹,究竟在出窑后继续龟裂到什么程度尚未十分明确。当然不仅是因为釉和坯体的膨胀系数之差,而釉的弹性也会有着极大的影响。所以说釉的成分、釉的烧成温度以及火焰的性质等,都会使它产生不同的结果,不能一概而论,往往有经过几年、几十年乃至几百年仍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m.368tea.com
相关主题
茶网大全 | 茶叶论坛 | 茶叶问答
收藏文化 | 香道文化 | 沉香文化
健康问答 | 健康频道 | 茶叶导航
 电脑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