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陶瓷的特征
发布时间 2012-09-24 浏览 58032 次
不断发生龟裂的。虽然可以这样设想,就是说如此经过很长时间先发生无数小裂纹以后,坯体与釉的收缩状态的不同才开始保持平衡,却不如说是因为釉的弹性与年俱增地在减弱;而此种分裂釉的力量和釉本身欲保持完整的力量,两者间的平衡随同岁月的增进而起着变化,并且每年都在不断重复地伸缩,所以不妨认为是由于经历了很长的岁月才会有许多龟裂发生。照这样说来,此种小裂纹并不是短期间内所能发生的,因此在鉴定陶瓷器的新旧时,这一点也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例如唐代以硅酸铅为主的三彩釉,便不似长石釉那般容易发生龟裂。然而在经过很长的一段时期以后,由于釉变质而弹性减少,最后会有无数小裂纹像网孔一样地充满全体。这如果用放大镜来观察就能看到。但是后来仿制的唐三彩,因为还没有到釉质发生变化的时候,所以普通多缺少像真唐代陶瓷那样分布着的小裂纹,即使有小裂纹也不会完全相同。这一点若且显微镜仔细去观察龟裂的情况,是真是假,是旧是新,便可一目了然。

如果再看一下用铜呈色的郎窑红与火焰红釉等,就会发现铜红色部分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m.368tea.com
相关主题
茶网大全 | 茶叶论坛 | 茶叶问答
收藏文化 | 香道文化 | 沉香文化
健康问答 | 健康频道 | 茶叶导航
 电脑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