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陶瓷的特征
发布时间 2012-09-24 浏览 58043 次
分。在粉彩瓷器上如果釉上彩颜料卷釉时,下面的釉也会卷釉,时常可以见到有坯体露出的例子。

(2)气泡

当陶瓷器入窑煅烧时,由于下列原因在釉及坯体中发生气体。如釉粘性较强,往往在釉面上残留下气体所造成的穴痕。这种穴痕小的像面疱那样小,大的甚至有铜钱那样大,呈各式各样的凹凸状,一般叫它作“水泡眼”、“唾沫釉”或“桔皮釉”。虽是一种很讨厌的缺点,但在某些古代瓷器中却大受欢迎,并且以此作为鉴别真伪的有力线索。

假使斜着观看一下我国宋代的龙泉窑青瓷的表面,就会发现有小的凹凸,这是因为气泡留下的痕迹尚未消失,而龙泉窑青瓷的朴素、柔和的光泽之所以产生,这也是其中原因之一。正是由于在龙泉窑青瓷的釉中常含有无数小气泡,因而使釉多少呈一些无光状态。在釉调的鉴赏上却平添了无限妙趣。此外,在前面提到黑釉时,也曾经讲过这种气泡的痕迹,对于油滴的出现是具有极大作用的。

再如宣德青花釉面上的所谓“橘皮纹”,也是因为气泡痕未能完全充塞的原故,是一种火力不足的现象。至于为什么说只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m.368tea.com
相关主题
茶网大全 | 茶叶论坛 | 茶叶问答
收藏文化 | 香道文化 | 沉香文化
健康问答 | 健康频道 | 茶叶导航
 电脑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