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一主题:瓷业高峰是此都
下一主题:汉画像的拓印技巧
由于历史各代造纸技术水平和书画家绘画风格不同,书画用纸也就成了当今鉴定真伪的一个重要手段。据史载,汉晋唐时期所用纸大多是用麻料制成,张幅较小。晋代陆机的《平复帖》卷,系麻纸,高度只有24厘米,这与出土的晋代简牍的高度相同。
书法用纸始于六朝,而绘画则要从唐、五代起才开始使用。纸本的唐人写经大多数是黄色的,也有少数是白色的,据说这种黄色的纸是用黄柏水染成的,可以防止虫蛀。五代至两宋的纸,较前代有了进一步的发展和变化。大约到了北宋时,各种制纸材料大多已开始使用,自此就不易以纸的质地来鉴别书画的年代了。北宋时已有高丽笺纸、砑花纸和粉笺纸。北宋的书法家苏轼、黄庭坚、米芾、蔡襄都喜欢用熟纸写字。因为熟纸光滑细润,能取得很好的效果。南宋纸的高度开始增大。如:法常《水墨写生》卷,纸的高度已达47厘米。纸面非常光洁,帘纹也几乎看不出来。元代的纸变化不大。但造纸的方式、工艺日益进步,各种材料得到很好的使用,因此,造出了各种粗细、厚薄的纸料。从表面上很难看出这些纸的纸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