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一主题:普洱茶开始逐渐回暖
下一主题:统一委任睿狮中国为新
“那时候,每天想得最多的是什么时候能填饱肚子。”十年前,29岁的杨顺华带着一家老小,从临沧市的乡下搬迁到了思茅区干海子茶场,开始种植大叶种茶树。“当时茶叶不值钱,茶树也不多,忙一年,收入不到两千元。”杨顺华告诉记者,上世纪90年代中期,村里号召大面积种植茶树,但由于茶叶的收购价和产量都很低,农民的积极性并不高,自己有茶园的,1公斤鲜叶卖不到10元钱;承包茶园的,采摘1公斤鲜叶收入仅有几毛钱。
“现在好了,不算养鸡养猪,仅承包茶园,上交鲜叶,一个人一年的收入就超过了万元。如今,寨子里铺通了柏油路,家家都有彩电、摩托车。”谈起现在的生活,杨顺华一脸的幸福。他说,“如今,市里还派来技术员教我们在茶园里种上树给茶树遮阴,减少茶树的病害,这样就不用打农药。不用施肥打农药的茶叶卖价还更高,我们把这样的茶园叫做生物多样性茶园,我们要好好保护它。”
“说一千道一万,还是党的富农政策好,种植茶树让农民过上了好日子。”普洱市茶业局的相关领导告诉记者,“普洱市从事普洱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