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民窑瓷器的发展规律和贡献
发布时间 2012-11-26 浏览 58370 次
雅、新奇、甚至精美绝伦,代表了一个时代瓷艺的最高水平而备受人们的称赞。这些绝世的优秀之作也为民窑模仿。但是,官窑的发展方向是向宫延艺术的方向发展,代价很高,做不到民窑那样精打细算,物尽其用,而且高高在上的气势让人可望而不可及,精美富贵的品质庶民百姓不好使用,不可能在社会普及,其工艺很难推广。民窑则贴近庶民生活,质朴亲切,这些因素使民窑工匠受约束少,创作思路比较活跃,优良的工艺技巧能代代相传,民窑和官窑一样能体现民族工艺的精神。

民窑发展要以社会经济状况为依托。民窑的生产活动是社会经济的有机组成部分,农业形势好,社会安定,商业流通好,就能收回资金扩大再生产,社会风气中的某些嗜好如饮茶、斗茶、饮酒风气也在各阶层广泛兴起,对瓷器生活用具提出了更多更高水平的要求,民窑生产由此得到相当好的发展,所以民窑生产带有很强的商品性质。这个变化在窑址调查中看得很清楚,一个窑系开始的时候窑场主选择的地点最注意的是瓷土原料,例如北宋时期的龙泉窑,规模大,就在有瓷土的矿场附近建窑,但大多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m.368tea.com
相关主题
茶网大全 | 茶叶论坛 | 茶叶问答
收藏文化 | 香道文化 | 沉香文化
健康问答 | 健康频道 | 茶叶导航
 电脑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