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民窑瓷器的发展规律和贡献
发布时间 2012-11-26 浏览 58352 次
来曼在游记中说,中国瓷器具有:玻璃般的细腻和水一般的明沏。“中国瓷器输出到一个地区,从社会上层到一般庶民百姓家庭都爱用,不同国家、地区、民族、信仰和生活习惯的人都接受它,欢迎它,所以在有能力有技术生产陶瓷的国家和地区,中国陶瓷器运来不久,仿制品就应运而生,例如中东的伊斯兰地区生产了许多中国陶瓷的仿制品,日本三上次男教授在《陶瓷之路》一书记录了埃及佛斯塔特遗址出土的埃及生产的陶器,他指出:“在这些埃及生产的陶器中,大约百分之七十至八十是中国陶瓷的仿制品。当输入中国陶瓷时,很快就在同时期里作出这种仿制品来。”在输入三彩陶器的九至十世纪,模仿三彩陶器而生产出多彩彩纹陶器;输入越窑青瓷时就仿制了同样釉陶器。中国的邻国朝鲜、日本、越南、泰国等国家后来兴起的陶瓷手工业在工艺技巧方面所受的影响就更明显,这些方面体现民窑工艺对外的传播性。

民窑工匠也很注意吸收外域优秀工艺制品的优点发展自已的工艺。和明清御窑厂相比,在其发展过程中比较活跃。为适应复杂变化的社会需要,既满足国内的需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m.368tea.com
相关主题
茶网大全 | 茶叶论坛 | 茶叶问答
收藏文化 | 香道文化 | 沉香文化
健康问答 | 健康频道 | 茶叶导航
 电脑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