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也满足不同国家和不同民族消费的需要,从作坊主到工匠都积极学习外来优秀工艺品的造型,花纹装饰和色彩。千百年来民窑的发展不仅仅是数量的增加,而是一代一代工匠不断注入新鲜血液。例如唐朝陶瓷器中的凤首壶与波斯的胡瓶,波斯果实纹钵和唐白瓷贴花高足杯基本一样,波斯银质酒杯和唐白瓷三彩中的高足杯一致;波斯银质八曲银杯和唐白瓷、士清瓷中的六曲高足杯结构一样;波斯青铜双柄尊和唐白瓷、青瓷双龙尊造型结构基本一样,波斯狮头形银杯和唐白瓷、三彩釉陶中的狮头、牛头、羊头杯一样。唐代陶瓷图案中的联珠纹、卷草纹、葡萄藤蔓、武士骑射禽鸟踏枝、联珠镶宝石等内容和排列方法都在公元一至五世纪的波斯工艺品上找到相似的东西。这种现象宋代要少一些,到明清景德镇的官窑瓷器也学习中东伊斯兰文化精美金银器、铜的造型和外国优秀装饰花纹,技术高超,用料精细,作得十分华美。虽然民窑很多工艺技术比不上官窑高超,但在中外工艺技巧的交流、吸收方面的作用也是一样很突出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