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一主题:瓷器上的吉祥图案
下一主题:扬州惊现千只陶人
邀请者自然是鲁迅了,李贺便来作陪。于是在酒酣耳热、痛浇块垒一番后,李贺便飘然而去,只剩下先生一人落寞地站在夜色中,反复吟咏着这位身不同时、代有所隔的同声感应者李长吉那为数不多的诗篇。吟咏难以尽兴,只有藉书慰情。这在先生是习以为常的,但对这位留着长指甲、骨瘦如柴的李长吉,自是更有了一种莫逆于心的沾恋。他曾手书不少古代诗文相赠师友,据统计,如今收集并出版的大约有二十余幅,而其中竟然就有四幅手书这位李诗人的,独独高于任何一位古代作家。这就不难看出先生对李贺自是有着一种寻常人所不可比拟的欣赏和亲近的。说起缘由,大约有很多,但我觉得其实这就是两位同属一脉的古今大家的一次极其自然的靠近。偶然的相遇是缘分,而自然的靠近则包含着性情的相近与品格的倾慕。
在所遗的四幅墨迹中,我最看重的是写于1935年3月22日的一条横幅。从他离开人世的1936年10月19日来看,这个日子的确已经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