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一主题:辽宁鞍山:11万公斤茶
下一主题:全国高职院校茶文化教
目前在茶行旧址,正进行古建筑的修复工作
上世纪初,福州最大茶行“生顺茅茶行”的石库门门框为何朝一侧微倾?客厅为什么比前一进房屋的地势要高出许多?它和当时地下党在福州的联络站又有什么样的关联?双杭地区拥有丰富的历史遗迹,同时因为商贸往来,培育了独特的人文风情。今日本报记者继续带您逛双杭,挖掘老建筑背后的历史,讲述当地流传的神奇故事。
下杭路靠近白马南路入口处的238-240号,有一幢3层楼的民国风格建筑。如果不熟悉老福州的历史,游客便会轻易地错过了当时福州最大的茶行——生顺茅茶行的旧址。
这幢建筑的内部是传统的中国式建筑,据说已有200多年历史。民国时期,为了使建筑看起来更气派,当时的主人对外立面进行改造,使之成为民国风格建筑。
古建筑设计师王勇坚对这幢建筑有很高的评价。他在解释这座3层楼的设计方式时提到,“当时上下杭经常发洪水,为防茶叶发潮,都存放在楼上”。同时为防止洪水对建筑的侵蚀,茶行的墙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