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一主题:书画鉴赏与收藏知识问
下一主题:书画鉴赏与收藏知识问
1964年春,南京市疏浚环绕明故宫宫墙的玉带河,南京博物院在西段长约四百米范围内距两岸地表下深1.4~1.7米的河底淤泥中,发现大量明代瓷片,其中绝大多数是景德镇的产品,有青花、釉里红、青白瓷、红彩和颜色釉等品种。由于南京明故宫在建文四年就被“靖难之役”的战火焚毁,因此,在这个宫殿的废墟中出土的瓷片应有相当部分是明洪武时期宫廷用器物的残片。
南京明故宫瓷片的发现。为洪武朝颜色釉瓷器的鉴别提供了可靠的根据。在明故宫遗址出土了酱色釉碗和外酱色釉里钴蓝釉印花云龙纹大碗的残片。从标本看,这种里外施不同颜色釉的碗胎质稍厚,砂底,底心有明显施纹,圈足略外侈,足端稍厚,与元瓷风格相近,唯足根平切,与元瓷稍不同。碗的外壁酱褐公,下腹部有线刻的双勾仰莲瓣一周,莲瓣内有变形云头;碗的内壁为钴蓝釉,尚可见内壁印有云龙纹;碗心为浅刻的云纹,上下为两个如意云头;中间以模S形云带相连,在云带两弧形的外侧各有半个如意云头。这种形式的云纹被形象地称为“风带如意云”。在美国堪萨斯城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