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一和浓淡相宜的温润晶莹之青釉,使其具有了一种多层次多韵律和谐交织的艺术美。到北宋晚期偏后,耀州窑的匠师在主要使用上述的刀具进行刻画花装烧工艺生产的同时,又新创出一种类似小勺形状的圆形圜刃刻刀,刻花的手法亦将直刀的两步走改为一次刻成。这种圆圜刃刀的刻花工艺,犹如用小勺挖西瓜瓤,不仅能“舀”出轮廓,还能掏出一道凹槽。笔者曾认真反复地观察过用此刀刻出的宋瓷标本,发现它们具有一种在纹饰拐角处不用停刀可随意变换方向,连续不断进行刻制的特点。由圆圜刃刀刻制的耀瓷纹样,与由直刀刻制的纹样相比,显现出的刀刃动感圆活更甚而犀利不足,同时刻纹也较浅。两者各具有的刀痕工艺特征,其区别比较明显。再看后仿耀瓷所用的刻花工具,从不见有圆圜刃刀具,仅见在某些高仿品中采用斜刃直刀或平刃直刀,而绝大部分仿瓷采用的是新型的拐角刀具。此种新型刀具是将直角刀折成90度的拐角,并在拐角的两侧均磨出刀刃。使用此种刀进行刻花,不需两步走,一次就可刻出花纹的深轮廓并能在其外侧削除去部分胎面,达到浮雕式刻花效果,又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