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一主题:风热感冒食疗方
下一主题:适合春季饮用的花草茶
很多人喜欢小火煲汤,而且一煲就是小半天,认为这样食物的营养才能充分溶解到汤里。其实,这种做法并无科学依据。研究证明,煲汤时间适度加长确实有助于营养释放和吸收,但过长就会对营养成分造成破坏。
一般来说,煲汤的材料以肉类等含蛋白质较高的食物为主。蛋白质的主要成分为氨基酸,如果加热时间过长,氨基酸遭到破坏,营养反而会降低,同时还会使菜肴失去应有的鲜味。
另外,食物中的维生素如果加热时间过长,也会有不同程度的损失。尤其是维生素C,遇热极易被破坏,煮20分钟后几乎所剩无几。所以,长时间煲汤后,虽然看上去汤很浓,其实随着汤中水分的蒸发,也带走了营养的精华。
那么,煲汤多长时间合适呢?同济大学营养与保健食品研究所的专家曾专门对此进行了研究。
研究中选取了3种有代表性的用来煲汤的食物:蹄髈、草鸡和老鸭。经过检测发现:蹄髈汤中的蛋白质和脂肪含量在加热半小时后逐渐升高,蛋白质加热1.5小时、脂肪加热45分钟可达最大值;鸡肉和鸭肉汤中的蛋白质在加热1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