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代书画作伪与鉴别
发布时间 2013-02-21 浏览 52222 次

古书画的作伪,至清代更加层出不穷。其主要手法有:完全做假,利用古书画做假、真伪掺杂等。《书画说铃》对此有较概括的阐述。早期出现了带有地区性特色的做假,如苏州片、河南造、长沙造、广东造、北京后门造等,后来仿造的代笔书画现象更多。这与古代名家书画作品日益珍贵,及其商品化的社会现状,有着密切关系。徐悲鸿作品欣赏《八骏图》

一、完全做假

主要有摹、临、仿、造四种手法。

 摹 是完全按照原本勾摹,多见于工笔人物、花鸟和早期的山水画。

 临 是对着原本临写,可用于写意画和行、草书。在清代,临写的伪本较多,与原作画目很相似,但笔法和细处总有不同。吴修《青霞馆论画绝句》记载:清乾隆年间翟元屏,对着高克恭《春云晓霭图》轴,就临摹了二张极其相似的伪作。石涛《诗画稿》卷(现藏故宫博物院)、《虎斋名画录续录》著录的是真迹,《古缘萃录》著录的就是对临的伪本。

 仿 是无固定稿本而仿其笔法或大意,在用笔、布置方面比较自然不生硬但较多露出自己面目。在清代,这种仿作相当

1  2  3  4  5  6 
m.368tea.com
相关主题
茶网大全 | 茶叶论坛 | 茶叶问答
收藏文化 | 香道文化 | 沉香文化
健康问答 | 健康频道 | 茶叶导航
 电脑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