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一主题:鉴定字画莫入误区
下一主题:造假高手仿制明清古画
5:广东造:晚清至近代,广东地区造假,多绢本,以重设色人物为主,间有花卉、山水,名款都为明以前大名家,并多有宋徽宗标题。有时做旧用胶矾太重,绢丝都被捣制,毫无盘骨,一摸 就掉粉末,虽显得古旧,了解其伪造伎俩后也易识破。还有一个不同他处的特点是:经常将清代真品改成前人作品,即在作者题款下加一“题”字,前面增添宋元人题跋,以此冒充古画。这已 是变真为假的做法。
6:北京后门造:清代北京地安门一带所造的假画,多造“臣”字款画,尤以郎世宁的大手卷出名,题材多样,但以设色画居多。画面工整富丽,多有伪造的乾隆题字、清宫玉玺藏印和诸大臣题跋。装裱仿内廷格式,用料讲究,但技术水平低下,画法很少变化,拘板俗气,所钤印鉴往往违反规范。这些地区性的造假活动,有的一直沿袭到近、现代。不少小地方还专造当地名家作品。这些伪作,主要在于牟利,真正有艺术价值者不多。
三、利用古书画真迹做假
即将一些书画真迹,采用改、添、减、折配、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