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一主题:新瓷粘旧底摇身变古董
下一主题:瓷器藏品价格猛涨 辨
有时候,书画鉴定就像法庭判定一桩案件一样,铁证是一个最有说服力的武器,所以在法庭上不管是被告或原告,如果举出对自己有利的铁证,基本上就胜券在握,这叫铁证如山。如果说起书画鉴定中的铁证,不外乎会想到材料、著录、题款诸项,因为比起书画本身(笔墨、风格、功力)来说,它的伸缩度最小,基本上不会变动,纸的就是纸的,绢的就是绢的,款书白纸黑字,也是铁证如山。
基于上述缘由,不少专业人员解决了很多书画鉴定中的案例,由于运用的武器是“铁证”,所以即使有持不同意见者(多为从书画的本身出发)也很难申述自己的主张,让大家认同,原因是你没有“铁证”。
然而,铁证真的全部如山吗?笔者最近在编辑谢稚柳先生的画册时,发现多件谢老题款署年与画风不一致的“铁证”,颇得启发,兹举数例如下:
早年作品,晚年补款,仍署早期纪年,但未说明者。如其1949年所作绢本《竹鸠图》,款书“己丑秋日写竹鸠图。稚柳”。钤印:谢稚柳(白),燕白衣(朱)。这幅《竹鸠图》相当工整,尽刻画之美,也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