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一主题:青花瓷款识鉴赏
下一主题:古陶瓷鉴定秘要
(三)书画的作伪
书画作伪,真正流为风气,大概是从宋代开始。唐代虽临摹古人名迹,但都是公开的,或双钩,或廓厦,但是到了宋代,就有人有意地作伪了。宋明各代,伪画已很多了。明清之际,在苏州、扬州,有一些人专门临摹仿绘宋、元、明各代名画,俗名州片。因为当时苏州、扬州收藏家较多,可以有很好的真迹底本供来临摹。这类画,在今天看来,虽属伪品,但仍有它一定的历史价值。
书画作伪的方法大约有以下几种:
1.当时摹仿或后世摹仿:
临摹原画必须技术很高才可以逼真。有的是画家本人生存时,就有人仿作,如现在的人仿齐白石作品,传到后来,就使人比较难辨真伪。有的是后人仿古人,用旧纸或旧绢,临摹真迹,款识印章,完全一致,此种伪品,也比较难以识别。例如现在我们所见到的董其昌、傅山、石涛、郑文等人的作品,往往有如此的伪品。明代以前的人所仿的古书画,本身已具有历史价值,还是值得重视的。
2.根据著录或法帖虚造或描抄:
有些古代的著名书画,因为经过水火兵灾,久已毁灭无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