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板桥款行书书轴的鉴定
发布时间 2013-06-19 浏览 50133 次

对修复后的郑板桥款行书书轴装裱完毕,初看上去,整个画面气势磅礴,生动雄伟,神韵夺目,较之所见板桥他作中,此为上品。但是,在装裱过程中发现了几个问题,分述为下:

原裱装方面的问题。

1、原画未揭过,因为天地头已裁,不知上下多少,而两边只有八分边,似乎觉得不舒服。何以偌大中堂只裱八分边之理,虽有大画小裱之说,然过分悬殊,未见过乾隆时期的同类裱法。这是第一个可疑点,即为何要这么做?从裁下的边看,绫子确实很旧,但与揭出的画心相较,绫子当早于纸心,这是第二可疑点。以经验设想:可能是裁一幅旧对子的边料裱在此中堂四周,再裁去上下天地头,告诉人们上下还有,以挡人视觉。

2、作品本身的问题。

⑴、印章:引首印一方“郑板桥”白文印,该印为名章,钤在引首处,十分不妥,且此印印文,较之板桥原印印文为细,使人怀疑。遂研究其它印:发现署款下两印,“爽鸠氏之官”白朱相间印,印文偏细。“丙辰进士”一印,尺寸为4.1×4.2厘米较之板桥原印4.3×4.35厘米略小。

⑵、墨书:书画家

1  2  3 
m.368tea.com
相关主题
茶网大全 | 茶叶论坛 | 茶叶问答
收藏文化 | 香道文化 | 沉香文化
健康问答 | 健康频道 | 茶叶导航
网站统计  电脑版